書籍分類

臺灣傳統戲曲 (平裝本)

作者:文:曾永義;攝影:陳正之
原價:NT$ 500

ISBN:9789576368738
版次:1
年份:1997
出版商:東華書局
頁數/規格:144頁/平裝彩色

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

    精采摘錄
      北管戲在臺灣原稱為「亂彈」,傳入的時間雖不可考,但推測乾隆年間應已隆行。

    「  亂彈」之名首見於清乾隆間李斗所著的《揚州畫舫錄》(卷四),提到乾隆末年花雅兩部對峙,花部戲曲包括京腔、秦腔、弋陽腔、梆子腔、羅羅腔、二黃調,統稱為「亂彈」。可見「亂彈」原是地方戲曲劇種相對於雅部「崑腔」的總稱,因士大夫習慣崑腔之細膩柔遠,認為地方新興諸腔「亂彈一氣」,因而得名。

      臺灣的「亂彈」主要分「福路」與「西皮」兩大系統。「福路」為梆子腔(稱舊路),「西皮」又包含「二黃」(稱新路)。我認為「福路」又作「福祿」,而「福祿」為「河洛」之聲轉,應該就是「河南梆子」。而河南梆子的根源為西秦腔,原為「亂彈」的一種,因此,臺灣「亂彈」的傳承路線應當是:河南梆子加上湖南的西皮、二黃,再到福建西部,而流入臺灣。

      北管戲的戲碼,福路有二十四大福,西皮有三十六大本。現在所知的北管劇目約有二百齣左右,常演的福路戲有黑四門、王英下山、探五陽、五龍會、倒銅旗、九江口、紫臺山、羅通掃北、出京、藥茶記、放關、紫花宮等;西皮戲有空城計、借東風、黃鶴樓、晉陽宮、打金枝、回龍閣、白虎堂、滑水河、蘆花河、臨潼關、長坂坡、斬黃蕝、天水關等。

      腳色有上六大柱(老生、大花、正旦、三花、小生、小旦)和下六大柱(公末、老旦、二花、付生、花旦、付丑)之分,其中旦和小生用假嗓。唱詞和口白除丑腳因以逗笑為主而使用方言外,其餘腳色多用帶有閩南腔的湖廣話(民間稱為「官話」)。近數十年來,一般職業北管戲班除了唱詩吟詠時仍用「官話」外,口白部份早已普遍使用本原地語言,但業餘子弟團在唱唸方面仍沿用「官話」。歌仔戲班在酬神戲開始前所加演的「扮仙戲」,就襲用了北管戲的樂和演出形式。


    分類位置:
    其他圖書類 > 兒童少年叢書

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

  
【台北總公司】100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47號3樓| TEL:(02) 2311-4027| FAX:(02) 2311-6615
【台中辦事處】406 台中市北屯區旱溪東路三段38號| TEL:(04) 2285-5820| FAX:(04) 2435-1520
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(統一編號:03557109) | 新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(統一編號:03450606)  

東華書局曁新月圖書 版權所有